English蒙文版旧版主站盛乐校区
专题聚焦
当前位置: 2277con太阳能集团 > 公告新闻 > 专题聚焦 > 正文
学术著作 | 纳日碧力戈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出版
发布时间 : 2024-11-26     点击量:

书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作者:纳日碧力戈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年11月

出版页码:272

ISBN:978-7-5228-3950-9

丛书:兼和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进行分析,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新中国的民族发展道路出发,进一步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的当代价值。本书立足于中华民族面对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2277con太阳能集团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认同、精神认同是民族认同最深层次的认同,入心入脑,触及灵魂。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华文化认同是2277con太阳能集团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根基、认同源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需要各族人民共同参与,国家视角需要结合本土知识,使之有形、有感、有效;大民族和小民族要互相认同,共同认同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形成千灯互照、光光交彻、多元一统的人文生态。各族人民因为被尊重、被承认而认同、归心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因为被各族人民高度认同而成为稳固、凝聚的共同体。

作者简介

纳日碧力戈,全国首位人类学/民族学长江学者,2277con太阳能集团民族学人类学学院资深教授,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重点基地2277con太阳能集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研究领域是族群与民族研究,指号人类学。

目录导论

第一章“中华民族共同体”辨析

第一节 “中国”与“中华”

第二节 中国的“民族”话语

第三节 “共同体”

第四节 民族精神

第二章 中华民族的形成

第一节 陆海之国·地大物博

第二节 满天星斗

第三节 民族交融共生

第四节 语言互借互嵌

第五节 文化交流

第六节 经济互通

第七节 政2277con太阳能集团煌

第八节 走向自觉的中华民族:话语喧嚣

第三章 新中国的民族发展道路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节 民族识别·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制度保障

第四节 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认同

第五节 各民族共同繁荣富裕

第四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体系

第一节 地天相通·兼和相济

第二节 仁德守节·明理循规

第三节 深明大义·忠于祖国

第四节 百折不挠·自强不息

第五节 万物和谐·万象共生

第五章 双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一节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交互性

第二节 人口较多民族的主导作用

第三节 四方铸牢共同体意识

第四节 守望相助奉献祖国

第五节 可持续的人文生态

第六章 “五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一节 心通

第二节 情通

第三节 语通

第四节 文通

第五节 政通

第七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的守正创新之路

第一节 重续地天通

第二节 共同体精神的意向性推动

第三节 共同体精神的艺韵共鸣

第四节 协商共生的伦理道德

第五节 希望之旅:让理想放出光芒

第八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一节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组成部分

第二节 中华民族共同体人文资源的兼容性

第三节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第四节 中华文化日日新

第五节 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的当代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该书讯来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数据库“先晓书院”,阅读原文请进入https://xianxiao.ssap.com.cn/bibliography/1884256.html

区内兄弟院校
  • 内蒙古大学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内蒙古民族大学
  • 内蒙古医科大学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内蒙古财经大学
  • 内蒙古工业大学
国内名校
  • 北京大学
  • 厦门大学
  • 复旦大学
  • 清华大学
  • 南开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武汉大学
  • 山东大学
  • 中山大学
  • 浙江大学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华东师范大学
  • 东北师范大学
  • 华中师范大学
  • 西南大学
  • 陕西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 2014-2015 2277con太阳能集团.第七版  蒙ICP备05006581号-1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81号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